
期刊简介
本刊的前身是《激光生物学》杂志,创刊于1992年。1997年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改为现刊名,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遗传学会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承办、华南师范大学激光生命科学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激光与光子生物医学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系、福建师范大学激光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甘肃亚盛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分站等协办,由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激光生物学报》编辑委员会编辑部编辑、激光生物学报杂志社出版的学术性刊物。本刊主要刊登以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为实验对象的激光(光)生物学、生物光子学、激光(光)生物医学(含光子中医学、光动力疗法、激光整形美容)、放射生物学(含激光育种、辐射育种、空间育种等)、离子束生物工程及其相关的激光生物技术(含微束照射技术、光镊技术、成像技术、光谱技术、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细胞分流技术等)、仪器研制诸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原创性的高水平研究论文、专题综述,适量兼登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医学、农学方面的基础研究论文,是目前国际上唯一的一份激光生物学科的专业性学术刊物。 本刊一直被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本刊一直被作为源期刊收录的重要检索系统还有: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生命科学进展网、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及其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等;本刊还是德国国家图书馆的固定收藏刊物。
甲硝唑:家庭药箱中的抗菌“多面手”与使用指南
时间:2025-06-12 11:26:54
甲硝唑,一种价格亲民却功效广泛的抗菌药物,几块钱一瓶的价格让它成为家庭药箱中的“多面手”。从牙周炎到皮肤感染,它的身影出现在多种疾病的治疗方案中。但如何正确使用这把“双刃剑”,避免其不良反应,需要每一位使用者深入了解。
牙周炎的“消炎卫士”
牙周炎患者常因牙龈红肿、出血困扰,甲硝唑通过抑制厌氧菌生长,有效缓解炎症。成人推荐剂量为每次0.2-0.4克,每日3次,餐后服用可减少胃部刺激,疗程不超过7天。需注意,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口腔异味或金属味,这是药物代谢的常见反应,若伴随皮疹或头痛加重,需及时停药并就医。
阴道炎的“隐形战士”
针对细菌性阴道炎,甲硝唑能快速破坏致病菌的DNA结构。服用时需严格按疗程用药,避免症状缓解后自行停药导致复发。哺乳期妇女禁用,因药物会通过乳汁影响婴儿。
胃溃疡的“协同帮手”
虽然胃溃疡主要依赖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和胃黏膜保护剂,但若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甲硝唑联合抗生素可显著提高根除率。餐后服用能降低恶心风险,但需避免与抗酸药同服,以免影响药效。
皮肤感染的“快速响应者”
对于厌氧菌引起的皮肤感染,甲硝唑能渗透组织抑制感染扩散。儿童需按体重精确计算剂量,如每公斤体重每日7.5毫克,分3次服用。治疗期间若出现皮疹或发热,可能提示耐药或过敏,需立即复诊调整方案。
警惕这些“红灯人群”
孕妇、血液病患者及对硝基咪唑类过敏者绝对禁用。药物可能抑制骨髓功能,血液病患者服用后易引发粒细胞减少。哺乳期妇女若必须使用,需暂停母乳喂养。
小药片的大智慧
甲硝唑的性价比虽高,但合理用药才是关键。比如,金属味可通过含服维生素C缓解;疗程结束后即使症状消失,也应完成全部剂量以防耐药性产生。这种“老药”的潜力,正藏在每一个细节的正确使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