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本刊的前身是《激光生物学》杂志,创刊于1992年。1997年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改为现刊名,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遗传学会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承办、华南师范大学激光生命科学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激光与光子生物医学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系、福建师范大学激光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甘肃亚盛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分站等协办,由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激光生物学报》编辑委员会编辑部编辑、激光生物学报杂志社出版的学术性刊物。本刊主要刊登以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为实验对象的激光(光)生物学、生物光子学、激光(光)生物医学(含光子中医学、光动力疗法、激光整形美容)、放射生物学(含激光育种、辐射育种、空间育种等)、离子束生物工程及其相关的激光生物技术(含微束照射技术、光镊技术、成像技术、光谱技术、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细胞分流技术等)、仪器研制诸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原创性的高水平研究论文、专题综述,适量兼登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医学、农学方面的基础研究论文,是目前国际上唯一的一份激光生物学科的专业性学术刊物。 本刊一直被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本刊一直被作为源期刊收录的重要检索系统还有: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生命科学进展网、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及其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等;本刊还是德国国家图书馆的固定收藏刊物。
疤痕修复的关键被大多数人忽略了
时间:2025-08-05 15:17:13
在皮肤创伤修复的漫长过程中,人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涂抹瘢痕膏上,却忽略了真正决定疤痕形态的关键因素——皮肤张力。事实上,减张治疗才是预防疤痕增生的核心手段,其重要性远超瘢痕膏的局部修饰作用。这背后的科学原理,要从人体伤口愈合的力学平衡说起。
皮肤张力的隐形战争
当皮肤受到创伤后,新生的肉芽组织就像刚破土的幼苗,而周围成熟的皮肤则如同坚硬的土壤。伤口两侧的成熟皮肤因弹性纤维的收缩产生持续拉力,这种力量可达正常皮肤的20倍以上。就像拉链被暴力撕开时布料的回缩,张力会使伤口边缘逐渐分离,迫使新生组织不得不通过过度分泌胶原蛋白来"加固"自身,最终形成宽大凸起的疤痕。减张产品(如减张贴或减张器)通过物理性牵拉伤口两侧,相当于给伤口安装"稳定支架",将这种破坏性张力降低70%-80%。
瘢痕膏的局限性:治标不治本
虽然硅酮类瘢痕膏能形成保护膜、软化疤痕组织,但其作用仅停留在表皮层。就像给开裂的墙壁刷涂料,表面虽平整却无法阻止墙体继续位移。临床数据显示,单独使用瘢痕膏对张力性疤痕的改善率不足40%,而联合减张治疗时效果可提升至85%。尤其对于胸背、关节等张力集中部位,瘢痕膏甚至无法阻止疤痕以每月1-2mm的速度扩张。
黄金修复期的力学干预
创伤后的前三个月被称为疤痕形成的"黄金窗口期",此时成纤维细胞像混乱的建筑工人,在张力影响下会无序堆积胶原蛋白。减张治疗通过持续6-12个月的力学调控,相当于给这些工人提供精准的"施工图纸"。研究发现,坚持减张的患者疤痕宽度可控制在1mm以内,而未干预者往往超过5mm。对于剖腹产、甲状腺手术等线性切口,术后立即使用减张器的患者,一年后疤痕美观度评分比仅用瘢痕膏者高3.2倍。
联合治疗的协同效应
理想的疤痕管理应该像组建一支特种部队:减张产品是正面作战的主力军,负责切断疤痕增生的源头;瘢痕膏则像后勤部队,通过保湿和抑制炎症来优化修复环境。临床建议在拆线后48小时内开始减张,2周后再叠加硅酮类产品。这种"先力学后化学"的序贯疗法,能使疤痕成熟周期缩短30%-50%。
从进化角度看,人类皮肤的这种张力特性本是伤口快速闭合的生存策略,但在现代医学追求美观的需求下,主动干预力学环境已成为疤痕管理的革命性突破。下次面对伤口时,不妨记住这个比喻:减张治疗是决定疤痕命运的"地基工程",而瘢痕膏只是最后的"装修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