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生物学报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的前身是《激光生物学》杂志,创刊于1992年。1997年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改为现刊名,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遗传学会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承办、华南师范大学激光生命科学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激光与光子生物医学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系、福建师范大学激光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甘肃亚盛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分站等协办,由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激光生物学报》编辑委员会编辑部编辑、激光生物学报杂志社出版的学术性刊物。本刊主要刊登以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为实验对象的激光(光)生物学、生物光子学、激光(光)生物医学(含光子中医学、光动力疗法、激光整形美容)、放射生物学(含激光育种、辐射育种、空间育种等)、离子束生物工程及其相关的激光生物技术(含微束照射技术、光镊技术、成像技术、光谱技术、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细胞分流技术等)、仪器研制诸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原创性的高水平研究论文、专题综述,适量兼登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医学、农学方面的基础研究论文,是目前国际上唯一的一份激光生物学科的专业性学术刊物。 本刊一直被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本刊一直被作为源期刊收录的重要检索系统还有: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生命科学进展网、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及其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等;本刊还是德国国家图书馆的固定收藏刊物。                

三类食物守护视力健康

时间:2025-06-24 14:59:30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用眼过度的现象普遍存在。针对青少年、中老年人及上班族这三类人群的护眼需求,以下三类食物堪称天然“视力加油站”,其科学依据和实际效果值得深入解析。

一、胡萝卜:维生素A的天然载体

胡萝卜的橘红色源自大量β-胡萝卜素,这种物质在人体内可1:1转化为维生素A。据统计,每100克胡萝卜中维生素A原含量高达1.35-17.25毫克,相当于成年人每日所需量的200%以上。维生素A是构成视网膜感光细胞的核心成分,青少年长期用眼后出现的夜间视物模糊现象,往往与维生素A缺乏导致的视紫红质合成不足相关。中老年人群体中常见的干眼症,也可通过每日食用两根胡萝卜(约200克)获得显著改善。将胡萝卜与肉类同烹,其脂溶性特点可使吸收率提升3-5倍,这种吃法对需要预防黄斑病变的上班族尤为适宜。

二、蓝莓:视网膜的抗氧化盾牌

蓝莓特有的深紫色源于高浓度花青素,每100克蓝莓中抗氧化成分含量相当于20颗葡萄的抗氧化总值。花青素的分子结构能穿透血视网膜屏障,直接作用于眼球后部的感光细胞。研究显示,持续食用蓝莓8周可使视网膜毛细血管韧性提升15%,这对需要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的上班族而言,相当于为眼睛构筑起防蓝光损伤的天然屏障。但需注意,蓝莓中的有机酸含量较高,胃溃疡患者每日摄入量应控制在50克以内,且不宜空腹食用。

三、菠菜:眼部微环境的调节专家

菠菜中蕴含的复合营养素构成独特的眼部微环境调节体系:每100克菠菜含维生素C32毫克,相当于半个柠檬的含量,其抗氧化能力可清除角膜自由基;2.9毫克的维生素K参与眼球血管弹性调节,这对血管脆性增加的中老年群体尤为重要。烹饪时采用沸水焯烫30秒的预处理方式,可去除80%以上的草酸,使钙元素吸收率从5%提升至45%,这种处理方式对需要预防骨质疏松并发眼疾的中老年人具有双重保健价值。

这三类食物形成完整的视力保护链条:维生素A维护基础视觉功能,花青素强化抗氧化防御,维生素组合优化眼部微循环。建议青少年采用胡萝卜+鸡蛋的早餐组合,上班族选择蓝莓+坚果的办公室加餐,中老年人适合菠菜+豆腐的晚餐搭配。通过科学配伍,可将营养吸收效率提升40%以上,为不同人群打造个性化的视力保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