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本刊的前身是《激光生物学》杂志,创刊于1992年。1997年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改为现刊名,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遗传学会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承办、华南师范大学激光生命科学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激光与光子生物医学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系、福建师范大学激光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甘肃亚盛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分站等协办,由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激光生物学报》编辑委员会编辑部编辑、激光生物学报杂志社出版的学术性刊物。本刊主要刊登以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为实验对象的激光(光)生物学、生物光子学、激光(光)生物医学(含光子中医学、光动力疗法、激光整形美容)、放射生物学(含激光育种、辐射育种、空间育种等)、离子束生物工程及其相关的激光生物技术(含微束照射技术、光镊技术、成像技术、光谱技术、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细胞分流技术等)、仪器研制诸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原创性的高水平研究论文、专题综述,适量兼登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医学、农学方面的基础研究论文,是目前国际上唯一的一份激光生物学科的专业性学术刊物。 本刊一直被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本刊一直被作为源期刊收录的重要检索系统还有: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生命科学进展网、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及其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等;本刊还是德国国家图书馆的固定收藏刊物。
医疗资源优化:科室合并与人员换岗
时间:2025-06-23 14:38:13
政策背景与目标导向
近年来,随着医疗需求结构变化和生育率波动,部分医疗机构面临科室资源配置失衡问题。以湖南省为例,某三甲医院产科门诊量较三年前下降近50%,床位规模缩减至原有一半。针对此类现象,省卫健委明确提出“以需求定岗位,以转型促发展”的核心理念,通过人员换岗与科室合并双轨并行,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提升服务效能。
人员换岗机制:从“单一执业”到“复合发展”
为应对产科、儿科等科室人员阶段性过剩问题,政策鼓励医务人员跨科室流动。例如,产科医生可通过强化培训参与妇科门诊轮岗,儿科护士可拓展儿童保健服务职能。此类转型不仅缓解岗位冗余压力,更推动医务人员向“一专多能”方向发展。省卫健委同步建立“能力匹配评估系统”,确保换岗人员技能与目标岗位需求精准对接,降低转型风险。
科室合并实践:像拼图一样优化组合
部分医疗机构已试点将妇科、产科、儿科整合为“妇产儿科”综合单元,共享护理团队与设备资源。这种模式如同“医疗资源拼图”,通过合并同类项减少重复配置。以某医院为例,合并后护理单元精简30%,但服务响应速度提升20%。政策要求合并工作遵循三原则:功能互补性、流程连续性、管理集约性,避免“为合并而合并”的形式化操作。
配套保障:为转型装上“安全阀”
省卫健委配套出台《医疗机构员工调岗指导制度》,明确岗位调整需经需求评估—技能培训—岗位试用—正式转岗四阶段,保障程序公正性与人员适应性。同步建立三大支持体系:
职业培训基金:针对跨科转型人员提供专项补贴,覆盖模拟实训、学术交流等费用;
绩效考核缓冲期:换岗首年实行差异化考核,重点评估学习能力而非业务量;
心理疏导机制:通过专家咨询缓解职业身份转换带来的焦虑情绪。
实施路径与责任分解
医疗机构需按“三步走”落实政策:
需求诊断阶段(1-3个月):科室负责人牵头梳理床位使用率、门诊量等关键指标,绘制“科室效能热力图”;
方案制定阶段(1个月):行政人员协同人力资源部门,依据诊断结果设计合并方案与换岗名录,提交职代会审议;
动态优化阶段(持续):建立季度评估机制,利用大数据监测合并科室的DRG病组覆盖率、多学科协作病例占比等质量指标。
此项改革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是通过结构性调整激发医疗机构内生动力。正如某完成科室合并的医院院长所言:“当产科医生开始参与妇科肿瘤筛查,当儿科护士转型为儿童发育指导师,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岗位变化,更是医疗服务边界的突破。”省卫健委将持续跟踪政策实施效果,适时推出2.0版配套措施,为医疗供给侧改革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