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本刊的前身是《激光生物学》杂志,创刊于1992年。1997年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改为现刊名,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遗传学会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承办、华南师范大学激光生命科学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激光与光子生物医学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系、福建师范大学激光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甘肃亚盛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分站等协办,由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激光生物学报》编辑委员会编辑部编辑、激光生物学报杂志社出版的学术性刊物。本刊主要刊登以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为实验对象的激光(光)生物学、生物光子学、激光(光)生物医学(含光子中医学、光动力疗法、激光整形美容)、放射生物学(含激光育种、辐射育种、空间育种等)、离子束生物工程及其相关的激光生物技术(含微束照射技术、光镊技术、成像技术、光谱技术、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细胞分流技术等)、仪器研制诸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原创性的高水平研究论文、专题综述,适量兼登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医学、农学方面的基础研究论文,是目前国际上唯一的一份激光生物学科的专业性学术刊物。 本刊一直被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本刊一直被作为源期刊收录的重要检索系统还有: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生命科学进展网、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及其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等;本刊还是德国国家图书馆的固定收藏刊物。
恒瑞心血管创新药突破国产替代
时间:2025-06-23 10:41:50
突破性药物重塑治疗版图
在心血管疾病这一全球健康“头号杀手”的战场上,药物创新始终是破解临床困境的关键。2025年6月,恒瑞医药子公司盛迪医药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HRS-1893片正式启动针对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oHCM)的III期临床研究。这是我国首款进入III期临床的国产肌球蛋白抑制剂,标志着国产心血管药物从跟随式创新向全球同步研发的跨越。
国产替代浪潮下的创新突围
心血管疾病药物市场长期被跨国药企垄断,从抗凝药物阿哌沙班到降脂“神药”PCSK9抑制剂,进口药品占据超80%市场份额。恒瑞HRS-1893的突破,直接对标全球年销售额超6亿美元的同类靶点药物Mavacamten。与进口产品相比,HRS-1893在早期临床试验中展现出更优的心脏舒张功能改善效果,且药物相互作用风险降低30%,为患者提供了“疗效更稳、用药更简”的新选择。
这一进展的意义不仅在于填补国产药物空白。数据显示,我国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约200万人,其中约70%为梗阻性亚型,患者五年内死亡率高达40%。此前,国内临床主要依赖手术或器械治疗,药物治疗方案长期停滞于β受体阻滞剂等传统药物。HRS-1893通过精准抑制心肌过度收缩的分子机制,有望将疾病管理从“延缓进展”推进到“功能逆转”的新阶段。
多维靶点布局构建护城河
恒瑞在心血管领域的战略远不止单一产品突破。其研发管线已形成“靶点协同、适应症互补”的立体网络:
PCSK9抑制剂:针对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皮下注射剂型,患者年用药成本有望控制在进口产品的1/3以下
FXIa抗凝剂:在预防卒中领域较传统抗凝药出血风险下降60%,或改写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标准
心肌代谢调节剂:通过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延缓心力衰竭进展,覆盖超500万慢性心衰患者群体
这种“多靶点覆盖+多适应症延伸”的策略,使恒瑞能够针对不同病程阶段提供精准治疗方案。以抗血栓领域为例,其FXIa抑制剂与现有Xa因子药物形成“预防-治疗”闭环,既解决术后急性血栓风险,又降低长期抗凝的出血副作用,临床价值堪比当年阿哌沙班对华法林的替代革命。
临床价值与商业潜力双驱动
从商业维度看,恒瑞的布局精准切中三大市场机遇:
1.政策红利窗口:国家药监局近期将心血管创新药纳入优先审评通道,HRS-1893从IND到III期临床仅用时22个月,创下同类药物研发速度纪录
2.支付端倾斜:新版医保目录明确将“自主创新心血管药”纳入谈判绿色通道,为药物快速放量奠定基础
3.全球化潜力:借助我国超3亿心血管疾病人群的临床数据优势,恒瑞正同步推进FDA突破性疗法认定,剑指海外市场
市场分析显示,仅肌球蛋白抑制剂单品类在国内峰值销售额即可突破50亿元。若叠加PCSK9、FXIa等管线产品的协同效应,恒瑞有望在2028年前建成首个国产心血管药物“十亿欧元级产品矩阵”。
改写竞争格局的产业意义
恒瑞的创新实践正在重塑行业生态。其研发模式从“fast-follow”转向“智能创新”,通过AI辅助化合物筛选平台,将先导化合物优化效率提升3倍;生产基地采用连续流合成技术,使原料药生产成本降低40%。这些底层技术的突破,让国产心血管药首次在“质量-成本-可及性”三角模型中实现平衡。
对于整个医疗体系而言,这种创新带来的经济价值更为深远。以HRS-1893为例,若其能将oHCM患者住院率降低20%,每年可为医保基金节省超15亿元支出。这印证了创新药从“成本项”向“价值项”转变的产业逻辑,也为医药企业探索“临床获益-商业回报-社会效益”三位一体模式提供了范本。
站在产业变革的临界点,恒瑞医药的突破不仅是单一产品的胜利,更预示着中国药企在全球心血管治疗领域从“市场追随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角色蜕变。当越来越多的“HRS-1893”走向临床,中国患者将不再被动等待“进口药救赎”,而是真正拥有“用得上、用得起”的全球级创新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