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本刊的前身是《激光生物学》杂志,创刊于1992年。1997年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改为现刊名,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遗传学会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承办、华南师范大学激光生命科学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激光与光子生物医学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系、福建师范大学激光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甘肃亚盛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分站等协办,由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激光生物学报》编辑委员会编辑部编辑、激光生物学报杂志社出版的学术性刊物。本刊主要刊登以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为实验对象的激光(光)生物学、生物光子学、激光(光)生物医学(含光子中医学、光动力疗法、激光整形美容)、放射生物学(含激光育种、辐射育种、空间育种等)、离子束生物工程及其相关的激光生物技术(含微束照射技术、光镊技术、成像技术、光谱技术、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细胞分流技术等)、仪器研制诸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原创性的高水平研究论文、专题综述,适量兼登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医学、农学方面的基础研究论文,是目前国际上唯一的一份激光生物学科的专业性学术刊物。 本刊一直被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本刊一直被作为源期刊收录的重要检索系统还有: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生命科学进展网、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及其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等;本刊还是德国国家图书馆的固定收藏刊物。
低GI食材与创意烹饪指南
时间:2025-06-13 16:12:47
在当今追求健康饮食的潮流中,低GI(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因其稳定血糖、增强饱腹感的特性,逐渐成为餐桌上的新宠。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减肥人群和健身爱好者而言,选择GI值低于55的食材,既能满足营养需求,又能避免血糖剧烈波动。以下是几种兼具科学性与美味的新型低GI食材及其创意烹饪方式,为日常饮食提供更多安心选择。
燕麦:早餐界的全能选手
燕麦的GI值仅为55,是低GI食物的代表之一。其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延缓胃排空,像“缓释胶囊”一样平稳释放能量,避免餐后血糖飙升。传统燕麦粥只需将燕麦片浸泡后与牛奶同煮,软糯的口感搭配坚果和水果,既满足味蕾又营养均衡。若想换花样,可尝试低温烘焙的燕麦能量棒:将燕麦与奇亚籽混合,加入少量蜂蜜烘烤,成品酥脆香甜,适合作为健身后的补充零食。
藜麦:高蛋白的“超级谷物”
藜麦的GI值约为53,蛋白质含量高达14%-18%,堪称植物界的“营养黄金”。它的烹饪方式极为灵活:蒸煮后拌入蔬菜沙拉,清爽饱腹;或与全麦面粉结合制成藜麦面包,口感略带嚼劲,适合替代精制主食。对于素食者,藜麦还能与豆腐混合制成高蛋白汉堡饼,少油煎炒后搭配全麦面包,风味层次丰富。
鹰嘴豆:低GI阵营的“隐形冠军”
鹰嘴豆的GI值低至28,是主食中控糖的佼佼者。其高纤维与高蛋白的组合,能像“海绵”一样吸附多余糖分,延缓消化吸收。最简单的做法是制成鹰嘴豆泥:将煮熟的豆子搅打成泥,加入柠檬汁和橄榄油,涂抹在全麦面包上,或作为蔬菜蘸酱。此外,鹰嘴豆粉可替代部分面粉制作松饼,低温烘烤后蓬松柔软,适合糖尿病患者的下午茶选择。
全麦面粉:传统主食的健康升级
全麦面粉的GI值为65,虽略高于其他推荐食材,但通过合理搭配(如与藜麦或奇亚籽混合)可有效降低整体GI值。用其制作的全麦意面搭配鹰嘴豆泥酱,既保留传统面食的满足感,又大幅提升膳食纤维含量。若追求便捷,全麦卷饼包裹鸡胸肉和生菜,少油煎至微焦,便是健身人群的便携餐选择。
奇亚籽:小身材大能量的点睛之笔
奇亚籽虽非主食,但其GI值极低且富含Omega-3脂肪酸,常作为低GI餐的“营养强化剂”。浸泡后的奇亚籽形成凝胶状,可替代布丁基底,搭配燕麦和蓝莓制成隔夜早餐杯;或撒在沙拉上增加脆感,为普通菜肴增添高级感。
从燕麦粥的温润到鹰嘴豆泥的醇厚,这些低GI食材通过多元化的烹饪方式,打破了健康饮食“寡淡无味”的刻板印象。无论是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还是普通人群追求长期健康,这些选择都能让每一餐成为滋养身心的美味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