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本刊的前身是《激光生物学》杂志,创刊于1992年。1997年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改为现刊名,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遗传学会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承办、华南师范大学激光生命科学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激光与光子生物医学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系、福建师范大学激光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甘肃亚盛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分站等协办,由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激光生物学报》编辑委员会编辑部编辑、激光生物学报杂志社出版的学术性刊物。本刊主要刊登以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为实验对象的激光(光)生物学、生物光子学、激光(光)生物医学(含光子中医学、光动力疗法、激光整形美容)、放射生物学(含激光育种、辐射育种、空间育种等)、离子束生物工程及其相关的激光生物技术(含微束照射技术、光镊技术、成像技术、光谱技术、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细胞分流技术等)、仪器研制诸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原创性的高水平研究论文、专题综述,适量兼登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医学、农学方面的基础研究论文,是目前国际上唯一的一份激光生物学科的专业性学术刊物。 本刊一直被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本刊一直被作为源期刊收录的重要检索系统还有: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生命科学进展网、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及其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等;本刊还是德国国家图书馆的固定收藏刊物。
6种黄连上清片联用方案揭秘!
时间:2025-05-06 15:06:18
黄连上清片是一种常见的中成药,主要由黄连、栀子、连翘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然而,对于一些病情较为复杂或症状多样的患者,单纯使用黄连上清片可能无法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此时,合理的联合用药就成为了提高疗效的关键。以下将详细介绍黄连上清片的6种联合用药方案。
与抗生素联用
当患者因细菌感染引发咽喉肿痛、发热等症状时,黄连上清片可与抗生素联合使用。黄连上清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内热症状,减轻咽喉部位的炎症反应,而抗生素则可以直接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二者联用,既能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又能快速改善患者的症状。例如,对于因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在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的同时,加用黄连上清片,可以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与抗病毒药物联用
在病毒感染的早期,如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患者往往会出现高热、头痛、咽痛等症状。此时,黄连上清片可与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黄连上清片中的多种中药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减轻病毒对人体的侵害。而抗病毒药物则可以特异性地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二者联合使用,可以标本兼治,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缩短病程。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奥司他韦等,但具体用药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制定。
与解热镇痛药联用
对于发热、头痛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黄连上清片可与解热镇痛药联合使用。黄连上清片通过清热泻火的作用,从根本上调节人体的内环境,缓解发热症状。而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则可以快速降低体温,缓解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症状。二者联用,既能迅速减轻患者的痛苦,又能从整体上调理身体。但解热镇痛药不宜长期大量使用,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
与止咳祛痰药联用
当患者患有风热感冒伴有咳嗽、咳痰症状时,黄连上清片可与止咳祛痰药联合使用。黄连上清片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减轻呼吸道的炎症反应,从而减少痰液的生成。而止咳祛痰药如氨溴索、氯化铵等,则可以帮助稀释痰液,促进痰液的排出,缓解咳嗽症状。二者联用,可以相互协同,提高治疗效果。在使用止咳祛痰药时,应注意多喝水,以利于痰液的稀释和排出。
与胃黏膜保护剂联用
黄连上清片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对胃黏膜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对于胃肠道功能较弱的患者,容易引发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可同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硫糖铝等。胃黏膜保护剂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离药物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减轻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这样既能保证黄连上清片的治疗效果,又能减少药物对身体的损害。
与滋阴润燥药联用
对于一些长期服用黄连上清片或体质较为阴虚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阴虚症状。此时,可适当联合使用滋阴润燥药,如麦冬、石斛、玉竹等。这些滋阴润燥药可以滋养人体的阴液,缓解因清热药物过量使用而导致的阴虚症状。与黄连上清片联用时,既能发挥黄连上清片的清热作用,又能避免伤阴的副作用,使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黄连上清片的联合用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合理选择。在使用联合用药方案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