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本刊的前身是《激光生物学》杂志,创刊于1992年。1997年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改为现刊名,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遗传学会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承办、华南师范大学激光生命科学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激光与光子生物医学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系、福建师范大学激光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甘肃亚盛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分站等协办,由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激光生物学报》编辑委员会编辑部编辑、激光生物学报杂志社出版的学术性刊物。本刊主要刊登以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为实验对象的激光(光)生物学、生物光子学、激光(光)生物医学(含光子中医学、光动力疗法、激光整形美容)、放射生物学(含激光育种、辐射育种、空间育种等)、离子束生物工程及其相关的激光生物技术(含微束照射技术、光镊技术、成像技术、光谱技术、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细胞分流技术等)、仪器研制诸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原创性的高水平研究论文、专题综述,适量兼登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医学、农学方面的基础研究论文,是目前国际上唯一的一份激光生物学科的专业性学术刊物。 本刊一直被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本刊一直被作为源期刊收录的重要检索系统还有: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生命科学进展网、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及其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等;本刊还是德国国家图书馆的固定收藏刊物。
口腔溃疡
时间:2024-12-04 17:11:33
口腔医学界对其致病原因目前没有明确定论。口腔溃疡发病与很多因素有关:
(一)免疫学异常:口腔溃疡患者表现为CD4下降,CD4/CD8比例降低,淋巴细胞转化率较正常人低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血清中IgA,IgG水平轻度增高,IgM减少。其活检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可见血管周围有IgG和IgM抗体存在。口腔溃疡多为自然发病,反复发作,又可自行缓解,有遗传倾向,病变组织有明显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侵润,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缓解症状。
(二)感染因素:有人提出链球菌和几种病毒在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中起病原的作用。
(三)遗传因素:复发性口腔溃疡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
(四)精神因素:这个是现在人很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五)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怀疑消化系统疾病和口腔溃疡有着共同的致病菌,因为消化系统和口腔有着密切的关系,究竟口腔溃疡的发生在消化系统疾病发病之前或者是之后,还有待研究。也有可能和食物反流有关,另外可应用针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致病菌如幽门螺杆菌,对口腔溃疡进行治疗,能够得到良好的效果。
(六)营养因素:口腔溃疡患者有铁,叶酸,锌和维生素B1,B2,B6,B12等
(七)内分泌因素:有的女性患者复发性口腔溃疡与月经周期有关
(八)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
(九)微循环障碍
(十)局部因素:多为轻微的创伤
治疗
中药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较为确切,比如云南白药等。云南白药是中国优秀的传统中药,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主要用于止血、活血化瘀、抗炎和愈伤等症。在口腔溃疡部位涂敷云南白药可以减轻疼痛,改善患处局部血液微循环,促进血管的生长及结缔组织增生,达到加快伤口愈合的作用。
维生素C片剂属酸性物质,涂于患处能够刺激腮腺活动,以分泌大量呈碱性的唾液来中和口腔环境。而唾液中含有的溶菌酶杀菌作用很强,且维生素C能增进羟化酶的活性,加快合成胶原蛋白和细胞间质,对溃疡面的保护很有作用,有利于口腔溃疡的治疗。
西咪替丁具有抗病毒、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还能止痛和促进溃疡愈合。
有报道冰硼膜中冰硼散(硼沙、冰片、朱砂、玄明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生肌等功效。以壳聚糖为成膜辅料的冰硼膜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及与人体组织的相容性,冰硼膜贴于口腔黏膜的溃疡面上,有保护创面、杀菌、消炎、生肌、促使黏膜修复的作用,膜内药物集中在溃疡面上,缓慢释放,使局部保证有效的药物浓度,又消除了冰硼散使用不便及多数药物不能进入疮面发挥作用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