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生物学报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的前身是《激光生物学》杂志,创刊于1992年。1997年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改为现刊名,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遗传学会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承办、华南师范大学激光生命科学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激光与光子生物医学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系、福建师范大学激光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甘肃亚盛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分站等协办,由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激光生物学报》编辑委员会编辑部编辑、激光生物学报杂志社出版的学术性刊物。本刊主要刊登以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为实验对象的激光(光)生物学、生物光子学、激光(光)生物医学(含光子中医学、光动力疗法、激光整形美容)、放射生物学(含激光育种、辐射育种、空间育种等)、离子束生物工程及其相关的激光生物技术(含微束照射技术、光镊技术、成像技术、光谱技术、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细胞分流技术等)、仪器研制诸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原创性的高水平研究论文、专题综述,适量兼登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医学、农学方面的基础研究论文,是目前国际上唯一的一份激光生物学科的专业性学术刊物。 本刊一直被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本刊一直被作为源期刊收录的重要检索系统还有: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生命科学进展网、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及其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等;本刊还是德国国家图书馆的固定收藏刊物。                

国家基层医疗建设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时间:2024-11-26 10:20:12

国家基层医疗建设的具体措施涵盖多个层面,以下是一些主要措施:

资金投入与设施建设


财政投入:政府持续增加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金支持,优化卫生健康资金支出结构,向城乡基层倾斜,用于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设备购置等,缩小城乡之间、基层与二三级医院之间的发展差距,如歙县财政局保障乡镇卫生院人员经费,下拨多项补助资金保障村卫生室运转经费。

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和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按照标准化要求配备业务用房、床位、医疗设备等,如旌德县对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建设, 要求统一建设标准、标识标牌等。

人才队伍建设


吸引人才到基层:通过多种优惠政策吸引医学专业人才到基层工作,如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工资待遇,落实 “两个允许” 政策,平衡与县级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水平,逐步缩小收入差距;还可将符合条件的优秀乡村医生优先招录纳入编制管理等。

加强人才培养:开展各类专业培训项目,针对基层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慢性病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等进行培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实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定向培养计划,为基层医疗机构输送专门人才,如歙县实施 “村医三年行动”,开展村医定向委托培养。

稳定人才队伍:建立村卫生室医疗风险分担统筹资金,为村医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解决村医养老问题,如在岗村医比照村干部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对退出村医落实生活补助政策等,免除村医的后顾之忧。

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


推进医联体建设:建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等医联体模式,整合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医疗服务的上下联动、分工协作,如天津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远程医疗服务: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包括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培训等,使基层医疗机构能够共享上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如京城名医基层远程会诊服务活动,为基层群众提供诊疗等服务。

服务模式创新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拓展服务内容和范围,提高签约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等全方位、连续性的服务,如石家庄市鼓励发挥家庭医生团队 “健康守门人” 作用,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由全科向各专科拓展等。

改善就医体验: 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流程,简化就医手续,延长服务时间,改善就医环境,推行 “先诊疗、后付费” 等便民措施,方便居民就医,如新疆等地明确提出延长城市社区门诊服务时间、提供周末疫苗接种服务等。

信息化建设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并逐步向居民个人开放,实现健康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利用,便于医务人员全面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为疾病诊断和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医疗信息化系统建设:推广应用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实现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医疗保障等信息的一体化管理,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促进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和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