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生物学报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的前身是《激光生物学》杂志,创刊于1992年。1997年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改为现刊名,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遗传学会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承办、华南师范大学激光生命科学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激光与光子生物医学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系、福建师范大学激光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甘肃亚盛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分站等协办,由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激光生物学报》编辑委员会编辑部编辑、激光生物学报杂志社出版的学术性刊物。本刊主要刊登以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为实验对象的激光(光)生物学、生物光子学、激光(光)生物医学(含光子中医学、光动力疗法、激光整形美容)、放射生物学(含激光育种、辐射育种、空间育种等)、离子束生物工程及其相关的激光生物技术(含微束照射技术、光镊技术、成像技术、光谱技术、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细胞分流技术等)、仪器研制诸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原创性的高水平研究论文、专题综述,适量兼登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医学、农学方面的基础研究论文,是目前国际上唯一的一份激光生物学科的专业性学术刊物。 本刊一直被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本刊一直被作为源期刊收录的重要检索系统还有: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生命科学进展网、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及其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等;本刊还是德国国家图书馆的固定收藏刊物。                

论文初稿是否重要,体现在哪里?

时间:2024-11-22 09:54:55

  1. 内容构建的基础作用

    梳理研究思路:论文初稿是对研究思路的初步梳理。在撰写初稿过程中,作者可以将脑海中碎片化的想法、实验数据、理论分析等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

  2. 构建论文框架:它是构建论文整体框架的关键步骤。通过初稿,确定论文包含哪些主要部分,如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并且初步规划每个部分的大致内容。这就像搭建房屋的框架,为后续的内容填充和细节完善提供了基本结构。

    记录研究成果:初稿能够完整地记录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所有成果。无论是实验数据、观察现象,还是理论推导的结果,都可以在初稿中得到体现。这些成果是论文的核心内容,为后续的深入分析和阐述提供了素材。

  3. 发现问题的有效途径

    内容完整性检查:在撰写初稿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内容是否完整。作者可能会意识到某些重要的研究环节没有详细描述,或者某些关键的研究结果没有提及。

  4. 逻辑连贯性验证:有助于验证论文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连贯性。作者可以检查从研究背景引出研究问题、从研究方法得出研究结果、从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的整个逻辑链条是否通顺。

    观点一致性审视:方便作者审视自己观点的一致性。在初稿阶段,作者可以检查在不同部分阐述的观点是否相互矛盾。例如,在讨论部分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在结论部分总结的观点应该是一致的,如果在初稿中发现不一致的情况,就可以及时修正。

  5. 写作风格和语言优化的起点

    写作风格初现:初稿能够初步展现作者的写作风格。是偏向于简洁明了还是详细深入,是更注重理论阐述还是实际应用案例等风格特点在初稿中会逐渐显现。这为后续根据目标期刊或读者群体的特点来调整写作风格提供了基础。

  6. 语言问题暴露:在初稿中,语言方面的问题如语法错误、用词不当、句子结构复杂等会暴露出来。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和解决,会影响论文的可读性和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