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本刊的前身是《激光生物学》杂志,创刊于1992年。1997年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改为现刊名,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遗传学会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承办、华南师范大学激光生命科学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激光与光子生物医学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系、福建师范大学激光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甘肃亚盛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分站等协办,由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激光生物学报》编辑委员会编辑部编辑、激光生物学报杂志社出版的学术性刊物。本刊主要刊登以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为实验对象的激光(光)生物学、生物光子学、激光(光)生物医学(含光子中医学、光动力疗法、激光整形美容)、放射生物学(含激光育种、辐射育种、空间育种等)、离子束生物工程及其相关的激光生物技术(含微束照射技术、光镊技术、成像技术、光谱技术、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细胞分流技术等)、仪器研制诸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原创性的高水平研究论文、专题综述,适量兼登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医学、农学方面的基础研究论文,是目前国际上唯一的一份激光生物学科的专业性学术刊物。 本刊一直被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本刊一直被作为源期刊收录的重要检索系统还有: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生命科学进展网、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及其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等;本刊还是德国国家图书馆的固定收藏刊物。
论文中二手数据的运用:优势与需要注意的地方
时间:2024-07-04 10:04:13
在当今学术研究中,利用从网络平台上获取的二手数据进行分析已成为众多学者,包括撰写学位论文的研究生们的普遍做法。这一流程大致涵盖:锁定包含目标数据的网站、获取访问权限、熟悉数据下载格式或提取系统、执行下载操作,并最终将数据导入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尽管这一系列步骤看似简洁明了,但二手数据并非万能钥匙,它兼具显著优势与不容忽视的问题。克叶尔•埃瑞克•鲁德斯坦与雷•R.牛顿在其著作《顺利完成硕博论文——关于内容和过程的贴心指导》中,不仅深入剖析了二手数据的优势,还细致阐述了使用时应留意的几大要点。
一、二手数据的独特魅力
首要优势在于,二手数据的质量往往远超研究生个人独立收集的数据水平。大规模乃至纵向调查研究不仅成本高昂,耗时亦长,对研究生而言更是难以企及。然而,这些宝贵的数据资源却能在互联网上轻松获取,如美国劳动部劳动统计局主导的全国青年纵向调查1997(NLSY97),其数据涵盖了广泛的时间跨度和详细的个体信息,为研究者提供了高质量的样本数据,远超一般研究生自行收集的范围和深度。
此外,收集一手数据的成本常常令多数研究生望而却步,即便是资金充裕的项目也不例外。一手数据的收集过程既耗费金钱又消耗时间,这限制了学位论文在样本大小、随机性及统计效力等方面的表现,进而影响其在同行评审期刊上的发表机会。相比之下,利用二手数据能在保证研究质量的同时,有效规避这些经济和时间上的障碍。
二、二手数据使用的审慎考量
然而,尽管二手数据具有诸多优势,其应用亦非毫无限制。首要挑战在于,现成数据可能无法直接满足研究者的特定问题需求,导致不得不调整研究问题以适应现有测量工具,或是尝试结合他人工具构建新量表,这一过程往往伴随着信度和效度的不确定性,违背了学术界对测量工具严谨性的要求。
其次,二手数据的获取与利用过程可能充满挑战。尽管数据档案网站不断优化用户体验,但不同平台间的下载与归档方式差异显著,研究者需掌握多种技能以应对可能的障碍。同时,数据分类的不完善、赋码本的缺失或错误,都可能为研究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因此,充分准备、积极寻求帮助是顺利使用二手数据的关键。
再者,学位论文指导委员会的态度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一方面,学位论文旨在全面训练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包括从抽样设计到数据收集的全过程,而二手数据可能让学生跳过这些重要环节;另一方面,部分指导老师因过往学生使用二手数据遇挫的经历,对二手数据持谨慎态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合适情境下采用二手数据无疑是一种高效且经济的选择,尤其对于资源有限的研究生而言。然而,研究者需保持清醒认识,不可盲目依赖现成数据,而应主动搜寻多种数据库资源,力求研究兴趣、问题与可用数据之间的最佳匹配。同时,严格遵守学位论文指导委员会的要求与指导,确保研究过程的完整性与学术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