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生物学报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的前身是《激光生物学》杂志,创刊于1992年。1997年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改为现刊名,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遗传学会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承办、华南师范大学激光生命科学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激光与光子生物医学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系、福建师范大学激光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甘肃亚盛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分站等协办,由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激光生物学报》编辑委员会编辑部编辑、激光生物学报杂志社出版的学术性刊物。本刊主要刊登以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为实验对象的激光(光)生物学、生物光子学、激光(光)生物医学(含光子中医学、光动力疗法、激光整形美容)、放射生物学(含激光育种、辐射育种、空间育种等)、离子束生物工程及其相关的激光生物技术(含微束照射技术、光镊技术、成像技术、光谱技术、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细胞分流技术等)、仪器研制诸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原创性的高水平研究论文、专题综述,适量兼登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医学、农学方面的基础研究论文,是目前国际上唯一的一份激光生物学科的专业性学术刊物。 本刊一直被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本刊一直被作为源期刊收录的重要检索系统还有: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生命科学进展网、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及其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等;本刊还是德国国家图书馆的固定收藏刊物。                

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好书

时间:2023-04-24 09:08:42

今年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习近平总书记“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也要求领导干部“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读书多多益善,但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把所有书读完。对领导干部来说,工作千头万绪、日常事务繁忙,读书更要有选择、有重点。那么,领导干部应该选哪些“好书”来读呢?

  有三个方面的书,习近平认为“领导干部普遍应当读”。

  一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习近平书单中的一个重要类别。《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出版座谈会上,作家曹谷溪提到习近平在陕北插队时的生活细节:“在土窑洞里的煤油灯下,每天他都要读书到深夜。据我所知,上大学前,他就三遍通读《资本论》,写了厚厚的18本读书笔记!”

  习近平不仅高度重视马列著作的学习,还发表过多篇研究论文。1997年,他在《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发表“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时代意义”;2001年,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发表“略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时代意义”。习近平撰写的《摆脱贫困》一书中,也多次引用《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等著作的观点。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习近平建议,读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著作,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他曾说:“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

  除了经典著作,领导干部还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近日出版发行的《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教材,一定要学好用好。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图源:网络)

  二是做好领导工作必需的各种知识书籍。

  不管工作多繁忙,习近平总会抽时间读书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知识与分析能力。比如,在厦门工作时,他经常联系厦门大学知名教授,向他们借阅名著或登门请教;到浙江工作后,他有一次讲起环保问题,提到国内外一些生态环保专家的最新著作,很多同事都没看过。

  领导工作综合性、系统性强,需要多方面知识积累,具体应该怎么选书呢?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多读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规则的书,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

  习近平还要求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他在地方工作时就经常读地方志,帮助自己做好领导工作。比如,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时,他曾在《福宁府志》上了解到霞浦“因洋中有淡泉涌出而得名”,盛产大黄鱼,民谚也有“官井洋、半年粮”的说法,便叮嘱当地干部“把以养殖业为代表的海上经济带动开发起来”。

  在习近平看来,历史知识丰富了,眼界和胸襟就可以大为开阔,精神境界就可以大为提高,思维层次和领导水平就可以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1989年8月,习近平出席宁德全区地方志工作会议。(图源:《习近平在宁德》)

  三是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文明史,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典籍蕴涵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习近平指出,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

  年轻时,习近平就对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爱不释手,里面的很多警句都能背下来。2013年11月,他到山东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考察,看到《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饶有兴趣地拿起来:“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2013年11月,习近平到山东曲阜孔府考察,并来到孔子研究院。(图源:新华社)

  对国外文学经典、名言名句,习近平同样信手拈来。在巴黎,他细数法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及著作,表明“了解法兰西文化,使我能够更好认识中华文化”;在莫斯科,他引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名句“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深刻揭示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在伦敦,他谈及莎士比亚的作品:“我相信,每个读过莎士比亚作品的人,不仅能够感受到他卓越的才华,而且能够得到深刻的人生启迪。”

  读书是一个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习近平提出发扬三股“劲”:一要发扬挤劲。争取每天挤出一定时间读书,特别要善于把各种零碎时间利用起来读书。二要发扬钻劲。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要反复读、仔细品,甚至把相关书籍和背景材料找来对照读、比较读,彻底琢磨清楚。三要发扬韧劲。读书最可贵的是终身坚持,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都孜孜不倦地读书。

  习近平说,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学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如饥似渴地学习,哪怕一天挤出半小时,即使读几页书,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

  来源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社、学习时报等